温州商人的故事:和气生财,双胜共赢

栏目:历史 ┊ 发布时间:2019-03-30 ┊ 人气:

 合作在现代社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现代的竞争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现在越来越多的竞争工业结为战略伙伴进而合作。他们通过这一策略,不但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还进一步做大了市场这块蛋糕的份额,获得了双赢。事实证明,这样策略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


  温州人非常注重双赢,多赢。对于合作,很多人追求的是利益平分;如果对方赚的钱比自己多,自己心里就堵得慌。而温州人与人合作,不一定考虑对方钱赚多少,只要保证自己能够赚到钱就可以了。这也是温州人的一个独特理念。对于企业来说,学会与上下游合作,共同分享利润,才能够达到双赢的理想效果。

  小公司要做大,最好的策略是“结盟”。张明正夫妇别出心裁,决定背靠英特尔这棵大树。一天,张明正怀着紧张的心情刚要出门,妻子陈怡蓁上前为他理了理头发,说:“他们有钱有名,我们有产品有技术,双方不过是各有所需。”

  就这么一句话点醒了张明正,信心更足地去找从未谋面的英特尔的管理者.在一次次被秘书柜之门外后,他仍不放弃,足足在副总裁的办公室门口等了5个小时,最终得以向他演示他们的产品。当时,英特尔急于扩大芯片的市场份额,觉得配合杀毒软件会更好卖,于是破天荒地与一家小公司“联姻”。

  机会很快来了。令网络世界谈之色变的“梅丽莎”病毒疯狂袭击互联网,被趋势公司里的技术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发现了,同时确信它会迅速蔓延并破坏网络。早在CNN电视台公布消息前3小时,也就是发现病毒12小时内,趋势公司的解毒程序就已放到网上静候下载。这次病毒发作虽“疫情严重”,但趋势公司动作十分神速,以至于FBI疑心病毒是他们“自制”出来的。而’凶手”最终还是被他们抓获了。

  这场事件有点意外,却把趋势科技推向下一个里程碑。从此,趋势科技奠定了在互联网防毒领域的领先地位。而现在的趋势公司,已从最早的不到10个人发展成在18个国家有分公司的企业。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人以和为贵”是很重要的一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温州人很讲究“以和为贵”,不论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他们非常坚守这一原则和信条。文明可以消除愚昧,和气可以化除误解,能够招来钱财。温州人深信,和气是经商的一个重要法宝。绝大多数温州人,总是把“和气生财”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上海,有一家温州人开的电器商店。一位顾客来买电器,营业员错拿了插头。当商店接到顾客的电话后,商店经理马上带营业员上门致歉,调换了插头,还送上一份礼品,使顾客心悦诚服。后来,这位顾客成了这家商店的铁杆顾客,还不断介绍别的顾客来这里买电器。

  相逢开口笑,来的都是客。以诚待客,在于一个“真”字、一个“诚”字。但这些不能只是挂在嘴上,而要表里如一,落实在行动上。这是绝大多数温州人的一贯作风。满面春风迎客至,四时生意在人为。和气迎人,和气生财。只有这样,才能顾客盈门,财源茂盛。

  在商业活动中,竞争是自然法则通过竞争,击败对手,独占市场,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竞争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双方势均力敌,弄不好只会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而双方达成一定妥协,发挥各自的优点,共同开发经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这样就能双方利益共沾,皆大欢喜;

  在西斑牙的埃尔切,“秋天里的一把火”烧醒了温州商人的共赢意识。温州人在西班牙直销温州鞋,从国内发货、国外进单到市场批发、门市零售一条龙自我“包干”到底。出口商、进口商、经销商、营业员“四合一”,全由温州人包揽,所有环节的利润“独吞独占”。他们“吃苦耐劳”,“竞争意识强’,每天延长开店时间,中午该打烊的不打烊,周六该关门休息的不休息。总之,力图把买鞋卖鞋的利润“吃干榨尽”,把别人的饭碗都端掉,自然“引火烧身”。

  后来,温州市考察团前往火烧温州鞋的发生地,表示要积极帮助西班牙开通中国渠道,使当地的高档鞋进入中国市场。温州人的双赢诚意,博得了西班牙鞋业协会及生产企业的好感和信任。随即,西班牙鞋业组团带上先进的制鞋技术、设备、工艺来到温州参展,所以实行互惠互利,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新思路。

  合作的原则应该是双赢。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就是以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傻瓜老想着什么便宜都要占,认为让对方赚得越少越好。对现代企业而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手越来越复杂。如果不替客户着想,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比如,生产商与经销商二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商首先要让经销商先赢。如果分销商赢了,网络健全了,销量上去了,那么,生产商就能得到长远的发展,最终也是赢家。

  印度尼西亚华人银行家李文正,喜欢阅读中国古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他自觉运用和体现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他在和一些企业家谈判经营时,把“和为贵”的,思想应用到谈判和经营中来。他认为,“做生意,眼光要放远,争千秋而不计较于一时”,如果“双方为利争斗,生意就不可能长久”。所以,他主张双方谈判,不一定要分出胜败,而应该是皆大欢喜。正是在这种“双胜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李文正与印尼民族、华人及外国金融银行家保持广泛的公私交谊,合作良好,事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他经营的一些进口业,最先就是和朋友合资的。1960年,他最先转入银行业,也是和几位福建华商合资合营的。1971年,他与弟弟李文光、李文明、华商郭万安、朱南权、李振强共同集资,组织了泛印度尼西亚银行。从1973—1974年间,在他的牵头下,泛印银行和印尼中央银行、世界银行以及十多家各国银行、财务和企业公司,又联合组成印尼私营金融发展公司。同时,泛印银行和瑞土富士银行,日本东京富士银行有限公司,美国旧金山克罗克国际开发公司,澳大利亚商业银行及印尼多国开发有限公司,还联合组成国际金融合作有限公司,从事国际性的资金融通和企业投资开发等业务。后来,泛印银行又和法国皇家信贷银行签订贷款及技术合作协定,引进法国长期低利信贷,协助印尼工、农业建设及国内外贸易的拓展。

  在短暂的五年内,李文正使泛印银行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大私营银行。 1975年,他应邀担任林绍良的中亚银行的董事总经理,很快使该行跃居首位。同时,他还独资创办了力宝控股有限公司,一方面和美国斯蒂恒斯金融公司联营一些金融企业;另一方面又和林绍良家族各出50%的资本组成力宝集团、共同联营另外一些金融企业。通过这两个集团的联营,不仅使李文正和林绍良的合作更加紧密,而且使力宝集团成了印度尼西亚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金融财团。目前,李文正已成为印尼仅次于林绍良的华人银行家。据估计,他的资产已达40亿美元之巨。

  李文正的“和为贵”思想和“双胜共赢”思想,是一种独树一帜的经营理念。可见,竞争与合作,适时而用,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应该懂得“多赢”战略。因为多赢才是真赢,多赢才是市场经济的真谛。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宁波多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