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天地宽——宁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一年间-新闻中心-中国宁波网

栏目:本地新闻 ┊ 发布时间:2020-11-06 ┊ 人气:

象山港跨海大桥

  日前,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中船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建。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目前中国海装规模最大的、具备生产8-10MW及以上大型海上风电装备能力的智能化产业园正式落地。项目满产后每年可生产120万千瓦风电机组,实现年产值约167亿元。

  中船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项目的快速推进,正是宁波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功能平台。目前,2019年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估报告已经完成。一个个亮眼的数字背后,是宁波海洋经济有力律动的发展脉搏,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宁波答卷”。

  2018年11月,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正式获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批复,明确了建设国家现代海洋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洋高端科技研发和转化引领区、国家海洋绿色协调发展样板区的战略定位。从此,示范区建设工作推动我市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不断涌现鲜活的宁波经验。

  “2019年,是宁波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年。阶段性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为实现既定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LNG船下水

  生态高效·科技创新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去年以来,示范区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优势海洋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海洋产业生态高效发展持续加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海洋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象山顺利通过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专家验收。近海捕捞稳中向好,远洋渔业提质增效,海洋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产值超过目标值30%。海洋文化旅游异军突起,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区获评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星光影视小镇引进753家企业落户,获评2019年度省级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影视和海洋文化领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90.3%。

  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去年,示范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海洋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目标值60%,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产值超过目标值18%。首期投资35亿元、年产22万支反渗透膜的膜材料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海洋领域R&D投入占比2.91%,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个,研发成果转化46个,涉海专利145项。

  陆海统筹·联通共享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及设施间的配套衔接,既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去年一年,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

  去年,示范区基础设施相关投入达170.5亿元,超过目标值13.6%。区域交通主干网络日益完善,港航物流设施能力明显提升,能源和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等级以上公路里程145千米,公路网密度达115.76公里/百平方公里;象山港疏港高速公路开工,三门湾大桥及接线通车,甬台温复线贯通,沿海旅游专线石沿段一期完成主体工程。

  与此同时,万吨级泊位达13个,集装箱泊位7个;港口吞吐量650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箱。梅山港区6#—10#集装箱码头工程中的6#、7#、8#已完工,9#已开工建设。石浦国家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完工。

  油气管道总长超过目标值14.5千米;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4.36万户,超过目标值54.6%;110kv及以上变电站41座,是目标值2.4倍多,此外220千伏昆亭变、10千伏新桥变已建成投运;石浦LNG气站及管网工程已完成15公里管网建设;奉化滨海再生水厂开工新建。

奉化区全力打造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

  集聚人才·加快转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研发平台是高端人才的“梧桐树”、技术成果转化的“高产田”。去年以来,示范区积极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加大涉海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海洋科技力量进一步集聚,产教研不断深入融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形成。

  去年一年,示范区在科研平台打造上动作频频。与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洽谈签约,引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组建海洋复合增材制造装备团队、智能成形装备、金属粉末制备装备等尖端创新团队,引进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加快建设梅山三创基地研发园企业总部二期项目。

  为了招引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扶持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开放揽才产业聚智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鼓励各类群体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全环节保障体系;深化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大数据分析中心;深化落实人才安居实施办法、人才交通补贴,不断完善国际青年人才社区;全面落实专家管理办法,专家免费享受公交交通出行、场馆健身、健康体检等服务,同时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意见、海外高层次人才医疗补贴细则,海外人才子女就读国际学校补助政策。

  创新生态的优化,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我市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和区域示范项目实施为载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新增产品26个,新增企业研发中心10个,获得专利160余项。搭建公共服务平台4个,开展海洋能源装备、海洋复合材料、船载终端等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依托宁波海洋研究院、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等载体新增技术转移合同42项,新增技术转移总额近1100万元,获发明专利34项。

  进出并重·经济文化并举区域内外开放提质增效

  随着进口逐步回暖。“一带一路”沿线整车进口大幅增加,今年前7个月,梅山口岸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口整车共计2541台,同比增加6.6倍,今年还首次实现了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滚装船运输方式进口整车。

  梅山口岸的逆势捷报,正是示范区深化经贸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持续提升区域内外开放功能,加强跨境贸易便利化探索的有力见证。去年以来,示范区尝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的跨境电商零售新模式。打造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并存的进口商品展示体验平台,允许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展示实体店,实行“前店+后仓”运作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展口岸全部作业现场试点“两步申报”、“两轮驱动”改革,实施“两段准入”附条件提离,正式实施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物流新模式。积极推进“无接触”、“不见面”监管,推行各类国际贸易相关申报、审批和支付业务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动态进箱工作以及全程物流可视化工作。

  截至去年底,出入境特殊物品审批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本年度共检疫审批特殊物品143批次,平均审批时长缩短至1.8个工作日。“单一窗口”已经全面对接标准版,实现16大功能落地应用,完成了国口办关于货物、运输工具、舱单申报等主要业务应用覆盖率达到100%的要求;据国家口岸办统计,宁波“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以来业务总量已突破1.5亿票,居全国第4位。

  强力治污·科学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明显

  宁波与东海相邻,诞生了一条绵长而曲折的海岸线。这条海岸线全长1672公里,居全省首位。

  优越的海洋资源为宁波经济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但是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伤害”。海岸带脏乱差、滨海湿地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弱化等一系列问题,给宁波海洋生态敲响了警钟。

  很多海洋污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近年来,宁波以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开展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制定《宁波市大陆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示范区内海岸线整治修复。积极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象山港、梅山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综合治理工程已建设完成,花岙岛生态岛礁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70%,梅山湾工程通过岸线整治修复、生态廊道构建和湿地保护修复等工程的实施,大幅改善了当地海洋生态环境,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为自然资源部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横山岛、檀头山岛和东门岛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截至2019年共完成示范区内27.73公里海岸线整治修复任务,率先在全省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评价验收。

  除了修复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资源同样重要。去年,示范区强力推进“一打三整治”高压严打伏休偷捕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1580次,水上检查渔港码头及渔船自然停靠点420个,检查渔船4369艘,立案查处涉渔违法案件209起,查获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54艘,拆解120艘,累计收缴违规张网、刺网20186张。

  简政放权·科技赋能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以前,每当临近捕捞旺季,象山县的渔民总会为办理一些证件而手忙脚乱。

  “而现在,只要下载一个‘渔小二’软件就行了!就算加上排队等候的时间,也能在半天内办完,再也不用多次跑材料、跑盖章了!”渔民吴师傅说。

  “目前,‘渔小二’系统已经完成了渔船登记、船网工具指标申请、年审、交易等17个事项的整合,涉及渔船全生命周期。同时打通了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浙江政务服务网、渔船检验系统等7大系统,实现渔船审批‘一件事’办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随着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80天”改革深入推进,企业项目审批周期大幅缩短。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从正式受理到环评批复仅需15个工作日即办结,创造了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的“宁波速度”。

  海洋观测预报服务渐趋完善,港口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随着海洋灾害防御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海洋灾害隐患区整治、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和综合减灾社区建设等工作持续开展,为港口系上了一条条“安全带”。目前,相关部门已累计制作发布示范区沿海潮汐、水温和海浪预报365期,海浪警报72期,风暴潮警报25期。完成示范区内103处海洋隐患区复核和6个一级隐患区整治。

  区域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当前,我市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8376座,实现示范区40%以上的5G信号覆盖。与此同时,“互联网+交通”模式初步建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智慧交通大数据集成平台,打造示范区交通管理的“智慧大脑”,满足公众出行信息需要。

  智慧海洋系统基本建成,区域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环石浦港进出港雷达识别系统投入使用,已实现渔船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管控。海岛统筹一体化管理、监测体系投入使用,2019年全年监测项目用海16宗,共计62次。同时,示范区已实现无线网络全区域覆盖,“互联网+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等现代城市生活新型业态模式已崭露头角,成为宜居城市的先行样板。

  易鹤 郑勇 俞斌/文 象山、奉化新闻办供图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宁波多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