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农科院“十百千”工程服务“三农”纪事-新闻中心-中国宁波网

栏目:本地新闻 ┊ 发布时间:2020-10-28 ┊ 人气:

位于黔西南州万峰林的“甬优”水稻成熟了

  近日清晨,在余姚梁弄镇高地岭农庄的樱桃大棚里,负责人谢建江正在采收秋季的第一批大球盖菇。老谢告诉笔者,在市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农场的20亩樱桃大棚都套种了蘑菇,每亩可增收5000元。

  10多年前,梁弄镇樱桃种植面积仅几百亩。随着良种良法的普及应用,农户种植樱桃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目前,全镇樱桃种植面积扩大到6000多亩,成为宁波市樱桃种植最集中的区域。

  梁弄镇樱桃产业的兴起,离不开科技的引领。近年来,市农科院实施科技兴农“十百千”工程,即打造10个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00个示范基地,年培训1000名新型农民,已累计带动优势品种、技术应用超过1293万亩,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1815人次,创造社会效益达32亿元。广大科技工作者驻村下乡、奔走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研人员筛选马铃薯新株系

专家指导瓜农

  打造创新“引擎”鼓起农民“钱袋”

  为积极响应我市“六争攻坚”行动号召,市农科院以“四大创新工程”“科技创新2025”等重大科研专项实施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2019年以来,承接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个,累计育成新品种39个,水稻国审品种增至11个,超级稻品种增至7个,推广优良品种、技术1293万亩,以创新“引擎”驱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梁弄镇天绿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国武和市农科院“樱桃博士”刘珠琴打交道10多年,他的农场作为“十百千”工程核心示范基地之一,掌握了许多“黑科技”:通过矮化栽培的方式,方便田间管理和游客采摘;通过疏花、疏果和控制叶果比,提升樱桃的甜度和口感;通过加装避雨设施,避免樱桃裂果等。“种植中碰到难题,我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市农科院的专家。”汪国武说。

  本地樱桃果实小、甜度低、易裂果。为破解难题,刘珠琴从省内外引进樱桃优株,并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开展育种,当红的樱桃株系“梁弄红”正是刘博士的得意之作。该品种又大又甜,单果重可达5.3克,比本地传统品种高出近1倍,且春季雨水季节不易裂果,每亩综合种植效益超1万元。

  “近水楼台先得月”,汪国武通过嫁接方式扩大“梁弄红”种植面积,并通过生态栽培技术增强地力,提高产量。在良种良法加持下,天绿水果合作社的樱桃连续两年夺得余姚樱桃王擂台赛冠军。

  “梁弄红”的一炮打响,让余姚的樱桃种植户心里乐开了花。而在前几年,宁海“小黄皮”土豆的退化却让胡陈乡农民愁眉不展。

  胡陈乡以盛产土豆出名,当地的“小黄皮”土豆尽管个头不大,但香气四溢、口感粉糯、入口即化,是宁波人特别喜欢的地产蔬菜。但“小黄皮”土豆多年来一直受到品种退化的困扰。由于生产中的种薯70%以上为自留种,多代繁种之后,病害不断积累,产量逐年下降,许多土豆种植户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

  “来自山东、甘肃等地的外地土豆,个头大、肉质硬,适合切丝切块,而我们本地人吃土豆主要以鲜食为主,对品种质量要求高。”宁海七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爱国说。近年来,受品种退化影响,我市地产土豆种植面积缩至7万亩,仅能满足不到40%的市场需求。

  为了让市民吃上“老味道”土豆,我市于2014年启动科技项目“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王芳带领团队历时5年,从7000多份实生苗中筛选出口感、品质类似于“小黄皮”的马铃薯优株,命名为“宁波1号”,并通过茎尖脱毒技术培养出无病毒马铃薯植株,一举攻克了品种退化难题。

  2019年,“宁波1号”脱毒种薯在宁海胡陈、象山泗洲头等地的合作示范基地推广种植,亩产量高达1750公斤,比原先“小黄皮”品种增产三成以上。胡陈乡车家村种植户车伟兵说,市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一年可以种三茬,尤其冬季上市时供不应求,每公斤卖到20元至24元,三茬总收入逾万元。

  随着新品种、技术的普及,许多尝到“甜头”的胡陈乡种植户又“重操旧业”种起了土豆。目前,全市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约3万亩,亩均增收近700元。

  近年来,农业生产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农产品加工逐渐步入“机器换人”时代。如何最大程度代替人工,提升设备效率?如何解决机器加工影响农产品口感的问题?

  宁波是我国虾贝的主要产区之一,虾贝自动化加工面临巨大需求缺口。对此,市农科院加工所的凌建刚团队,依托我市公益性重大专项“日加工10吨虾贝超高压首套示范样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星箭航天公司合作试制超高压加工装备。2017年,研究团队克服海产品加工中设备耐腐蚀、泥沙堵塞、控温降噪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制虾贝超高压脱壳示范样机1套,2018年该设备通过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整机检测。

  这套示范样机,既破解了传统虾贝脱壳工艺效率低下、营养流失等问题,还可实现全自动智能安全控制,同时采用超高压非热杀菌技术,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贝、虾类脱壳效率分别提高233%和148%以上,人工节省一半以上,有效填补了国内海产品自动化加工的市场空白。

  目前,该设备已在我市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加工虾仁、贝肉等850吨,实现总产值4995万元,新增产值1200多万元。在今年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实用技术路演活动上,该成果荣获全国优胜奖。

  市农科院帮助江北达人村打造萱草示范区,与宁波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多联农残检试纸……在“十百千”核心示范基地内,一朵朵创新之花次第绽放,助推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草莓立体栽培

  奔走田间地头当好“庄稼医生”

  7月中旬,在奉化区江口街道麦浪农场,伴随着插秧机的“咔嚓”声,绿油油的秧苗就像一排排哨兵整齐地竖立在田间。农场负责人竺海龙说,这一新技术叫“杂交稻精量播种机插技术”,不但省心省力,还能减少种子播种量。

  几年前,老竺曾为连作晚稻播种发愁。采用人工插秧,不但工钱高,工人还不好招。而机器插秧效果不太理想,因为杂交稻机插要求少苗、匀苗,但市场上的育苗方式都是撒播育苗,秧盘出苗不匀,机插苗成活率不高,种子和秧苗浪费不少。

  去年,市农科院专家组会同中国水稻所朱德峰研究团队,将国内首创的精量播种技术应用到水稻生产中。精量播种,就是运用自动化播种技术,把特定数量的水稻种子“点对点”播种到育秧盘的目标位置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专家们通过气吸技术“抓取”种子,采用电脑定量定位技术为播种过程规划路线,每盘秧苗的用种量从65克下降到40至50克,种子比原先节省15%以上。

  除节约用种成本外,精量播种后的秧苗位置精确、间隔均匀,保证了水稻机插环节的标准化。与原先日本水稻机插技术相比,新技术每丛苗数从1至5株优化到2至3株,漏插率从10%下降到5%以下。

  每逢播种、移栽、水稻破口等生产关键期,专家团队都会到田头“坐诊”,帮助工人们更好地掌握这项新技术。

  “这项技术用在连作晚稻‘甬优538’机插上效果非常好,一方面播种量低,播得均匀,秧苗壮。另一方面,机插很均匀,苗返青快,不用补苗。”竺海龙说,去年产量提高了5%,所以今年农场800亩连作晚稻全部采用精量播种技术。

  为践行服务“三农”宗旨,市农科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生产,先后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74个团(次),年开展科技服务超1万人次,一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项目。

  此外,市农科院还集智集力,推动高附加值精品农业的发展。

  走进鄞州姜山镇景秀园合作社,大棚里一只只长势饱满的甜瓜映入眼帘。“这排连栋大棚里种植的是宁波市农科院的‘甬甜5号’甜瓜品种,也是我们合作社的当家品种,已连续种了10多年。”合作社负责人楼秀峰说,去年基地的100多亩“甬甜5号”喜获丰收,甜瓜总产量达18万公斤,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在市农科院专家手把手指导下,楼秀峰掌握了很多种瓜的新技术,产出的甜瓜外形好、口感脆。他的甜瓜多次获得“浙江省西甜瓜金奖”“浙江省精品西甜瓜优质奖”等荣誉,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的点赞。

  在市农科院瓜菜育种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景秀园合作社良种良法覆盖率达100%,良好的种植管理模式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催生了旅游经济。去年,该合作社实现农旅结合转型升级,并获得省旅游采摘基地、省绿色农业先行区等称号。

  培训新型农民加快产业转型

  自“十百千”工程实施以来,市农科院依托省农民大学、市农民学院和院地合作平台,紧密结合我市主导特色产业,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培训农技人员1191名、新型职业农民624名,带动产业升级成效明显,先后获评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浙江农民大学示范实训基地等。

  “我们针对培训需求和农事特点,开创了分段式教学、属地办学、理论+实践、课后回访等创新做法,将产业需求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广。”市农科院科研处处长姚红燕说。

  宁海县约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晓峰是草莓育苗与生产技术农民培训班的老学员,从2018年首次参加培训开始,每年的草莓培训班他都准时到场。“每年课程都会讲一些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种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和同行交流,每次来都有新的收获。”他说。

  今年,朱晓峰的农场种植了30多亩草莓。与一般莓农不同的是,他的草莓全部生长在齐腰高的种植架上,水和养分通过管道精准定量供应。大棚内环境整洁,丝毫没有以前草莓棚里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

  “立体栽培对种植技术的要求较高,但只要种好了,效益要好得多。”朱晓峰说,最明显的就是摘草莓基本不用操心了,因为草莓长的位置高,摘草莓不用弯腰,摘完脚上也不会沾泥,采摘游生意比一般的草莓棚好很多。另外,立体种植的草莓由于光照均匀,卖相、甜度比一般草莓好,每公斤可以卖到160元至200元,去年平均亩产值有七八万元。

  朱晓峰在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沈岚的帮助下,熟练掌握了草莓育苗技术,今年农场还引进种植了1万余株全国金奖草莓品种“梦晶”,为下一步进军高端市场做好准备。

  随着办班模式的不断成熟,市农科院还将农民培训作为东西部产业帮扶的重要抓手,邀请对口地区人员来甬参训,或者选派科技人员赴当地开班授课,传授产业兴旺的“宁波经验”,推动黔西南、延边、库车等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优良品种、技术在对口地区覆盖超1.8万亩,亩均收益达4000元。

  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发丽是黔西南州科技管理创新研修班的学员。2018年9月,她和20名黔西南州的学员来到宁波市农科院培训,“甬优”水稻超高产种植技术令她印象深刻。

  在两地科技部门牵线下,近两年来,13个“甬优”水稻品种“落户”黔西南种植,同时引进绿色生态栽培技术,良种良法示范推广面积有600余亩。

  今年9月,贵州省农学会组织专家对该省4个超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收割。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超高产示范方中的“甬优1540”品种,以1081.8公斤的亩产量刷新了贵州省水稻高产纪录。

  张发丽告诉笔者,甬优水稻在产量、抗病性、米质等方面都非常好,是一个难得的好品种。他们将扩大种植面积,并借鉴宁波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挖掘品种增产潜力。

  “我们将围绕‘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科技需求,培育出更多优质新品种,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富起来,让产业强起来。”市农科院党委书记李千火如是说。 记者孙吉晶 通讯员方彦东 姚红燕文/摄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宁波多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