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宁波努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栏目:本地新闻 ┊ 发布时间:2019-08-22 ┊ 人气:

  海曙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近年来,海曙区坚持把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攻坚破难,努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坚持四条原则

  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海曙区从推进“融合提升发展”到加快“发力突破”,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城乡融合深度推进,连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环境面貌和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民生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要求,还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比如,从产业发展看,传统产业占比高,“低散乱”企业量大面广,研发投入、平台打造、产出效益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空间布局看,老城复兴亟待破题,“西开发”需要加大力度,规划、土地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从环境品质看,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精细常态管理需要加强,城乡形象不够平衡;从社会民生看,教育、医疗等资源配置不均,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较低。

  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坚持拉高标杆。把率先发展作为使命所在,按照市委“四个一流”的要求,在做优都市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区品位、加强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把创新驱动作为根本基点,推进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基层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格局。三是坚持协调融合。把协调融合作为必由之路,推进产业、产城、经济社会、区域协调融合,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平衡性。四是坚持量质并进。把量质并进作为内在要求,既注重指标的提升,更注重质量的提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1、优化空间格局,实现产与城互动

  一是加快落地“一心两带三圈”。依托三江口区域比较优势,启动实施老城复兴,促进天一商圈、鼓楼、城隍庙、月湖·天一阁、南塘老街等互联互通,做强商务商贸核心功能。加快姚江和奉化江都市滨水发展带建设,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三年拉出框架,五年初具规模”的目标要求,引导金融、文创和居住沿江布局。联动发展“三圈”,“现代都市圈”建设城市“门户客厅”,“产城拓展圈”打造高端制造业重要承载地,“生态休闲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四明山大花园。

  二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健全以快速路网为骨架、主次干路网为主体、支路网为补充的路网系统,提升农村路网密度,完善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

  三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行动计划,抓好鄞奉路滨江商业商务居住区、铁路宁波站周边区域、月湖西区等项目建设。实施老小区有机更新行动,完善物业管理提价提质机制,深化执法进小区。健全楼宇改造长效机制,推进立面整治、设备更新、功能优化,提升楼宇品质。按照“保护风貌、改善环境、有利发展”的要求,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改造。

  2、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新与旧转化。

  一是做大经济总量。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0%、4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到55%。

  二是做强经济引擎。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两院一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引擎效应,推进“研究院+产业园+企业”融合发展,加快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数字经济占比达到50%,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三是做特产业形态。依托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电商园区等,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电商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推进空港物流、临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网络交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3、立足全域提升,实现城与乡协调

  一是提高管理水平。实施分层分类差异化管理,打造城市景区化管理区域,加大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力度,强化严管、重管、智管,实现“城区精美、城镇整洁、中心带动、协同提升”。

  二是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五大乡村”,建设城乡高度融合标杆区。推进农业“三区六园”建设,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体系,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示范镇(乡)5个、风景线5条。

  三是深化生态建设。以更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健全城乡一体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加强大气、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化节能减排,争创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4、优化公共服务,实现供与需匹配

  一是完善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力争每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5张。

  二是促进全民健康。以《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指引,增加短缺领域医疗资源配置,开展区级综合性医院建设,完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力争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在30%以上,深化医共体和医疗集团建设。

  三是发展优质教育。实施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新(改、扩)建校(园)32所,推进全国首批“未来学校实验区”建设,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探索“区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推进与优质高校深度合作。

  5、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内与外同步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自建研究院所、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百创汇海计划”,谋划建设“千人计划”产业园。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审批考级制和“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推进全域“智慧审批”。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扩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领域对社会资本的开放,做优公共服务供给。

  三是完善要素保障。加强向上对接,细化落地“1+15+X”规划。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小微企业入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问题。统筹完善产业政策,更好发挥对企业扶持作用。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宁波多飞网